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这个天高气爽的美好时节,普陀中学以开放的姿态迎来了14位来自德国Carlo Schmid Schule Karlsruhe学校的师生们。他们怀揣着对中华文化的无限向往,在这里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活动。

温情相聚,迎接礼遇
10月23日下午,“走进中国”德国高中生代表团欢迎仪式在普中报告厅隆重举行,灯光璀璨,掌声雷动。我校何武波校长、德方交流团教师代表Luisa Appelles女士在欢迎仪式上发表讲话,共同表示希望通过互访交流增进友谊,期待两校在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普中学子为代表团准备了欢迎表演。他们弹筝起舞,笔走龙蛇作书法,为德国友人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文化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让彼此更加亲密,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更加筑起两校友谊的长青之树。
校园漫步,文化浸润
在结对学生的引领下,德国师生们漫步于风华雅致的普中校园,感受着这座与共和国同龄学校独有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历史、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大气典雅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深深吸引了来访的客人们。大家步入校史馆,担任讲解的学生们通过精炼的语言将厚重的普中历史提炼成有趣的故事,让每一位访客都沉浸其中。
教育合作,两校签约
为进一步推动中德教育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增进中德师生相互了解和友谊,提升我省教育国际化水平,在中德学生交流活动期间,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宁波组织举行了2024中德校长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双方就中德教育体系、教育国际化、中德教育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并举行中德学校建立姐妹学校关系协议书签署仪式。普陀中学与德国Carlo Schmid Schule Karlsruhe学校代表共同签署了建立姐妹学校关系协议,开启了两校间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也为浙德教育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特色课程,精彩碰撞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德国学生们体验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戏剧、盘扣制作、渔民画、书法、体育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一次心灵的交流与共鸣。在戏剧课堂上,普中音乐教师沈蔓妍深入浅出地为德国学生们介绍了昆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在市戏剧家协会理事余璟老师、市青年越剧团黄方平老师的帮助下,一名德方学生化起精致的妆容,身着精美的戏服,粉墨登场。三位老师精彩的现场教学,不仅展现了昆曲的独特魅力,更让同学们过了一把戏瘾。那些经典桥段伴随着悠扬的曲调,仿佛穿越时空,将师生们带入古老的戏曲世界。

在渔民画课堂上,普陀渔民画传承人、有渔文化的郑红飞老师指导学生们在空白帆布袋上临摹作画,妙趣横生的学习内容、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点燃了大家对非遗的热情。作为舟山本地的文化,舟山渔民画植根于悠久的舟山海洋文化,记录着舟山渔家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表现了他们不畏困难和勇于探索的英雄气概精神。德方学生在原来的线描基础上,大胆创新,一幅幅色彩丰富、线条粗犷又富有奇趣构思的斑斓图画把空白帆布袋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作品,让德国友人爱不释手。
来自秦艺坊的非遗传承人、旗袍大师戎峰雷、林黛艳夫妇为学生们带来了盘扣制作课程。戎峰雷老师简单介绍了盘扣的历史以及其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展示了各类制作精美的盘扣。在戎老师的带领指导下,交流团的学生们亲手学习制作了精美的盘扣耳环。在制作的同时,戎老师还介绍了自己的文创作品以及制作方法。小小一颗盘扣,盘一方惊艳,扣一丝心弦,一根彩绳,精心盘绕。恰是一缕柔情,娴雅绵长,将古典与艺术完美融合,勾画出惊鸿一瞥的轮廓。两位老师精湛的盘扣制作技艺呈现了一场艺术风雅的视觉文化盛宴。
笔走乾坤恢弘气,墨染中华四时春。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鲍如钦老师和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区书法家协会理事刘诗剑老师应邀来到普中,为远道而来的德方客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书法艺术。在课堂中,鲍老师娓娓道来,向访客们介绍了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他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把精妙深奥的书法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不仅让来访客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更让大家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在欣赏了不同书法作品之后,鲍老师又耐心传授书法用笔技法。在他的指导下,德国师生们拿起毛笔将对书法的热爱倾注于笔端。一笔一画之间,横竖撇捺尽显风采。墨迹在纸上流淌,优美而典雅。在书签上写上自己的汉语名字,在扇子上进行书画创作,汉字的精髓在笔端跃动,将书法之美以及大家对书法的热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鲍老师还为德方学校书写了中文校名,送上了“中德友好”日历卷轴,并向在场的每位师生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集。
参观访学,领略风情
在活动期间,德国学生参观了舟山城市展示馆和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结对的中方学生纷纷向德国小伙伴们介绍着自己美丽的家乡。在“千岛秘境”体感互动游戏、攀岩和滑翔等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区域,中外学生们踊跃参与体验,现场气氛热烈。在沉浸式悬浮影院里,“飞跃舟山之旅”这个项目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飞行穿越下潜,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和兴奋。走进市博物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扑面而来。丰富的展品、生动的展示方式将舟山的历史变迁、文化精髓和民俗风情一一呈现在中德学生眼前。在讲解员和伙伴们的引导下,德国交流团的师生们领略了丰富的海洋文化、渔业文化和独特的海岛风情,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标本更是吸引了中德学生的眼光。大家纷纷拍照记录这一个个在城市中并不多见的动植物。
在涛声海韵中,德国学生徜徉在这座具有千余年建城史的定海古城中。一幢幢错落分布的古建筑,东大街、中大街、西大街、柴水弄、留方路......每一条街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韵味,每一扇大门的背后,都是时光交错间的古今对望。它们见证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是了解舟山前世今生的重要历史依据。古朴厚重的定海城让大家情不自禁慢下脚步,细细品味古人、古事。
伴着斜风细雨,德国学生踏入了南洞艺谷的乡村艺术馆。走进艺术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想象的世界。墙壁上挂满了当地艺术家的画作,每一幅作品都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德国学生们在这里驻足观赏,用心感受每一笔每一划所蕴含的情感与力量。浙江工艺美术大师张高俊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他的漆画作品,并陪同大家参观了“漆海漫步”张高俊漆画作品展。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漆画,让学生们感受到舟山海岛特有的浓厚的海洋民俗、民情、民风。同心弓箭馆更是让学生们流连忘返。搭箭、开弓、撒放......“弯弓射大雕”的体验真是又酷又飒!
在浙海大的揽月湖畔,德国学生纷纷拍照理念。碧水蓝天间,那一张张如花笑颜定格的是美好的瞬间和纯真的友谊。在这里,大家看到了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对真理的执着探索,面对学术威严端庄的治学态度;也看到了融洽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满腔柔情。在正山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跟着讲解员的脚步,学生们了解正山智能的发展历史,感受其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壮观的工业场景让来自制造大国的同学们也惊叹不已,近距离领略未来智造科技的精妙。
融入家庭,感受亲情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德国学生们在中方接待家庭中的体验。在这里,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还深入体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品尝到了地道的舟山美食,一起游览了舟山的著名景点,参加了各种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与接待家庭的成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让他们对中国有了更深的感情。
七天很短,但情谊很长。在清晨的阳光中,中德孩子依依惜别。东海之滨的文化交流之旅虽然结束了,但莱茵河畔的相聚却令人期待。中德学生之间的友谊如同一首永不落幕的长歌,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此次友好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中德两国学生之间的友谊,也为两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在每一次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中,中德学生跨越文化鸿沟,用心倾听彼此的声音,用爱感受彼此的情感,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友谊,更在相互学习中成长与进步。相信在未来,普陀中学与德国Carlo Schmid Schule Karlsruhe学校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